首页/ 业务管理 / 工作动态 / 正文

年轻人娱乐消费丰富多彩丨文化中国行

来源: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2-05 09:02

作为首个“非遗版”春节,今年春节期间,各地年俗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,逛庙会、品民俗等成为热门体验项目。“跟着‘非遗’过大年”热度持续高涨。有调查显示,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年俗是一代代传承的文化瑰宝,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年俗可以增强过年的仪式感。

正月初一,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琉璃厂东、西街张灯结彩,在这里举行的厂甸庙会热闹非凡。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“逛厂甸”是老北京人独特的春节记忆。庙会上,不时有穿着汉服的年轻人拍照留念。1997年出生的徐媛媛告诉记者,自己平时就对汉服文化很感兴趣,“以前只在周末或出去玩时才穿马面裙,现在感觉过年穿更有仪式感。厂甸庙会很热闹,就想在正月初一和家人一起来逛一逛、拍拍照”。

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丁瑛认为,当代年轻人成长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,对于国货国潮有着较高的认同感,近几年的汉服热、国潮风也体现了年轻人消费的新趋势。“不论是参与‘非遗’项目还是穿着汉服旅拍,核心都是年轻消费者对于体验型消费的喜爱。”

线下年味十足,线上春节同样精彩。不少年轻人通过网络空间探寻新派年味。从新年主题手机壁纸、拜年表情包、红包封面,再到如今的AI定制拜年视频、新年祝福语等,年轻人的“赛博年货”内容不断更新。这类商品展示了年轻人独特的消费观和社交态度,也带有浓厚的数字化色彩,体现了年轻人对节日符号的新理解。今年,多个电商平台新上线“送礼物”功能,不少年轻人线上为亲友送礼物,既方便又新潮。

丁瑛表示,在数字经济时代成长的年轻消费者热衷于追求虚拟空间的年味,“游戏人物的新年主题皮肤、虚拟社区的新年主题、红包封面等都是热门选择,年味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是新趋势和新特点,为蛇年新春增添了别样风采”。

年轻人的春节消费新潮流不仅体现出消费行为的转变,更意味着文化内涵与生活理念的变迁。冷凇认为,年轻人在购物中不再单纯追求消费本身的物质定位,而是更强调与自己情绪的共鸣。这让年轻人在延续传统的同时,找到了更好表达自我的方式。